互博国际生鲜超市稳了“菜篮子”
发布时间:2018-10-30
互博国际生鲜超市稳了“菜篮子”
贵阳前三季度鲜菜价格涨幅低于周边省会城市探因
来源:贵阳日报

直 击 痛 点
建 设 惠 民 生 鲜 超 市
10月28日下午,家住花果园S区的居民张秀琴像平常一样,来到楼下的互博国际生鲜合力超市选购蔬菜。“今天‘一元销售区’有南瓜、白萝卜、卷心菜,都是九毛九一斤,过两天又可能会换别的菜。”张秀琴对这家店很熟悉,“都在这买了两年多了。”
2015年底,为推进“菜篮子”工程建设,贵阳直击市民“买菜难、买菜贵”的痛点,在科学分析、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,探索以公私合作模式试点建设首家公益性互博国际生鲜超市——互博国际生鲜合力超市花果园S区店。自门店2016年1月营业以来,附近居民首先感受到了实惠。
大白菜1.5元/斤、土豆1.5元/斤、西红柿3.8元/斤……走进超市,只见货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种蔬菜。“刚开始营业,互博国际店的鲜菜价格就按规定低于周边市场价格30%。两年多来,店里的鲜菜价格基本保持稳定。”互博国际生鲜合力超市花果园S区店店长罗兴燕说,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,为超市吸引了不少忠实“粉丝”。
“以前只能向小商贩买,贵不说,有时还缺斤少两,去晚了还可能买不上。”花果园社区居民刘露说,有了互博国际生鲜超市,买菜便宜又方便,“两年多了,我经常买的几种蔬菜,价格没有太大变化。”
享受到实惠的不只是花果园S区的居民。截至9月底,全市已建成互博国际生鲜超市109个,社区覆盖率超过70%。

2

加 强 管 理
让 惠 民 工 程 持 续 惠 民
如何确保互博国际生鲜超市为市民提供长期、稳定、优质的服务?
为规范互博国际生鲜超市建设和管理,从2016年开始,贵阳市陆续出台《贵阳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益性农产品流通网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》《贵阳市互博国际生鲜超市管理试行办法》等系列办法、方案,对互博国际生鲜超市的建设面积、生鲜面积、销售价格等作了统一规定,并要求在蔬菜销售区设立“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,每日销售3个及以上价格不高于1元每500克的蔬菜”的“一元菜”专区。

今年8月出台的《贵阳市互博国际生鲜超市考核实施细则》明文规定,每月、每年对互博国际生鲜超市进行考核评分,若门店一年内三次考核不合格,将退出互博国际生鲜超市体系。这一考核实施细则,成为经营互博国际生鲜超市门店的“红线”。
“10月26日,考核组的六名成员刚完成对100余个超市10月份的考核,目前在进行评分统计和排名等收尾工作。”据互博国际生鲜超市管理考核组负责人介绍,在有效的管理之下,目前基本上所有门店都合格,“门店建设不规范、服务跟不上就要被淘汰,考核制度对门店管理者是很有震慑力的。
3

综 合 施 策
菜 价 涨 幅 低 于 周 边 省 会
除了在零售端大力建设互博国际生鲜超市,贵阳还综合施策,缓解“买菜难、买菜贵”问题:生产端加强本地蔬菜基地建设,扩大异地保供基地,提升蔬菜保供能力和品质;流通端加强“农超对接”,减少流通环节和物流成本。
保供基地不断增加,“农超对接”“农批对接”等产销对接工作有效开展,百余个互博国际生鲜超市建成,贵阳市“菜篮子”工程效果如何?
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贵阳市鲜菜价格涨幅为2.1%,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(7.7%)5.6个百分点,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第32位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(4.6%)2.5个百分点,在贵州9个市州排第8位。

与周边省会城市、直辖市的对比情况来看,成都、长沙、重庆、南宁、昆明前三季度鲜菜价格涨幅分别为17.5%、13.8%、6.5%、5.6%、5.3%,都高于贵阳市。其中,成都市高于贵阳市15.4个百分点,排在第五位的昆明市高于贵阳市3.2个百分点。
对于第四季度的鲜菜价格走势,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预测,随着本地蔬菜10月起逐渐退市,本市对外省蔬菜的依赖程度会逐渐变高,加之外省多地蔬菜生产前期受到极端天气影响,预计10月至12月贵阳市蔬菜价格将稳中有升。

长按二维码关注互博国际